鈑金加工電箱是薄板五金件,通過沖壓、彎曲、拉伸等手段來加工的零件或產品,一個大體的定義就是在加工過程中厚度不變的零件或產品。下面看看廣州電箱鈑金制作操作步驟有哪些工序?
?
1、下料工序收到圖紙后,按圖紙要求到倉庫領料,在未剪板下料前,將剪板機前后靠山用卷尺量好.對好,調好板厚開剪的間隙(開剪的常規間隙定為板厚的1:0.8)。
在剪第一塊時,自檢一次,用卷尺量長度.寬度.看毛刺是否按圖紙要求,再互檢一次,是否達到圖紙及工藝要求,達到圖紙要求以后方可繼續剪料。
下料時盡量保持輕拿輕放,擺放整齊。
剪板數量大于20刀次時,中途自檢.互檢一次,用尺量一下長度.寬度有沒有變動。沒有變動達到圖紙要求繼續下料,直至結束為止。
結束時要終檢一次,按圖核對一下長度、寬度、厚度和數量,沒有差錯后,將擺放整齊的料板及圖紙用平板推車轉交下道工序。
2、數控加工工序收到剪好的板料及設計圖后,對一下圖紙和所剪板料是否和圖紙上要求相符,然后開始按圖選擇轉塔式沖床模具,進行編程處理工作。
在轉塔式沖床上的模具,一定要注意模具的水平、垂直、上模的模柄和下模的壓板一定要鎖緊。
模具安裝完畢后,按圖紙尺寸定好靠山,開始沖孔、開角,沖完一塊時,按圖自檢互檢一次,確認無誤后方可繼續加工。
若板材厚度>3.0mm,不能上轉塔式沖床加工,必須鉗工方式鉆孔。按圖紙尺寸劃線,打洋沖,按圖紙上的孔徑選擇相同的鉆頭磨好,裝在臺鉆或手槍上,開始鉆孔。鉆第一塊時,按圖自檢一次,查看鉆孔是否有毛刺,如有毛刺,卸下鉆頭再磨一次,直至鉆出的孔沒有毛刺后方可繼續加工。
若板材厚度>3.0mm,不能上轉塔式沖床加工,必須普通沖床方式加工,沖孔、切角、鉆孔的數量大于20沖次時,中途要自檢互檢一次。沖孔、開角和鉆孔全部結束后,按圖核對零部件的尺寸,加工數量。
數控加工完成后,擺放整齊上平推車連同設計圖轉交下道工序折彎工序。
3、折彎成形工序收到上道工序的來料及設計圖后,首先核對圖紙和來料是否相符,然后開始折彎成型。
折彎的主要工具是液壓折彎機。根據來料和圖紙的厚度、長度、寬度及折彎度,按折彎機的折彎對照參數表,選擇不同規格的上/下模具。安裝上/下模具時,一定要兩個人在液壓機的兩側對正上/下模,然后鎖緊上/下模。安裝好后,拿廢料先試一下折彎的深度,角度是否達到要求,如不符要求,調整上/下模。
折彎第一塊料時,同樣需要按圖自檢、互檢一次,達到要求,繼續折彎。
折彎的數量大于20刀次時,需要按圖中檢、互檢一次。全部折彎完畢后,再對照圖紙終檢一次。自檢、互檢、專檢確定合格后,再與設計圖紙一起,并轉下道工序。
4、焊接工序接到折彎好的來料和設計圖,首先按圖查對圖紙同來料是否相符,然后開始焊接。
電焊工必需具有勞動部門頒發的電焊資格證書才可上崗操作。焊接的主要工具是電焊機、氧焊機、點焊機、磨光機。
根據圖紙于來料的厚度、強度要求、焊接工藝,選擇不同電流的電焊機或點焊機,配備不同規格的電焊條或氧焊條進行焊接。
焊接時將來料擺放到定做或臨時制作的夾具里焊好一臺柜架,取出以后用尺量一下柜體的寬度、高度和深度是否達到公差范圍之內,再量頂部.底部是否達到公差范圍之內。再查看柜架是否焊接均勻、無漏焊、無夾渣。
確認沒有焊接缺陷后開始去焊皮、敲渣,再用磨光機磨平、拋光好以后,根據圖紙要求仔細查對各項技術要求,確認無誤后方可焊接第二臺柜架。
每臺柜體焊接好后,都要自檢.互檢一次,全部焊接完畢后,由鈑金主任,組織焊接工將所有柜架排列整齊,終檢所有柜體是否按圖排列, 查看排列柜架是否有傾斜,是否整體柜架有漏焊、漏敲渣、漏磨、漏拋光。
焊接工必須注意柜體的常規格輔件(接地螺釘、過門線束支架、行線彎板、鎖桿支架等)的焊接及位置,若設計圖上漏標注后,要及時與設計人員溝通,避免出現噴塑后的返工。
焊接完畢后,按圖自檢、互檢完畢后,將所有圖紙交送質檢部門,質檢部門人員再到焊接現場,按圖紙驗收,確定無明顯的焊接缺陷,焊接缺件,再轉交下道工序。
5、表面處理工序質檢部門驗收合格后,鈑金車間將柜體或零部件,送去公司內噴涂。或供應部送外協電鍍,進行表面處理工序。
柜體成品噴塑:這一步驟由于有專業操作規范控制,必須嚴格執行。
按照用戶要求,將需要加工處理的成品或半成品顏色、噴粉型號按合同要求確定;
表面處理加工完畢,裝配車間接收前,一般采取的是常規驗收措施確定質量,驗收的工程主要是清點數量,對顏色與合同顏色是否一致,查看噴涂效果有無明顯缺陷。
電鍍為外協加工,質檢人員要檢查整體外觀,發現板料上存在處理不當的缺陷時,包括噴塑不勻,厚度不夠,溫度不達,變色,碰傷等,要求外協方返工。